设置

关灯

第141章经济 (2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首发网址//m.

        “商人,没什么好东西!”老爷子冷哼一声,“见风使舵,见利忘义。”

        老爷子对于不以种地为生的人,带着深深的偏见。大明开国治国,优待了百姓,优待了士人,唯独对商人的限制很多。尽管不收商税,促进了商业繁荣。但是不许使用奴婢,不许穿丝绸的衣服,甚至不许他们有话语权。

        可是当财富累积到一定地步,商人必定会要话语权。有了话语权之后,他们还会要更多的权力。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也不见得都是坏事。但坏就坏在,他们会用手的钱换权,用这种权再去换取更多的钱。

        当手里有了权力,有了财富,他们要的就是凌驾于律法之上。

        叩阙案苏州织厂就是一个例子,名工人死于大火。织厂的东家,为了组织工人家眷告状,上下花了无数银子。而苏州的地方官,为了掩饰太平,不但不查案,反而要抓告状人。

        从官府的角度来讲,不允许治下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可是他们收了商人的钱手段。若是处置商人,保不齐人家撕破脸翻出旧账。

        而从商人的角度讲,宁可给官府大钱,也不愿意拿出小钱抚恤死难家属,这不是愚蠢。而是因为他们在事发之初,根本没想到会有人敢进京告御状。

        等发现有人真要告状之后,他们宁可花多钱动用关系人脉,也不安抚,是因为他们不敢开这个口子。试想一下,若是以后,万一哪个工人稍不如意就要告御状,他们岂不是还要出钱?

        资本都是带血的,但是不发展资本,是不行的!

        剥削永远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区别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