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陈落翻开书的扉页,已经有密密麻麻的注释,迎面三个字扑面而来:《水经注》。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中古大能郦道元注释的上古《水经》。
虽然现在陈落对于符号还理解不深,但是对于注释语,则读起来就容易多了。陈落堪堪翻看了几页,越看越心惊。
“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创建《水经》的这位旷古大能,不仅概括记载了上古时期山川河流的走向布局,更预测了未来数千年的变化。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山川河月,也随之变化更迭,有很多东西,也被动的长眠于地下。
陈落根据预测,佐证了一些自己的知识,居然非常准确。这未卜先知,经天纬地,预测未来的本领,着实了得。
更难得的是,水经注里,大量记录了天下玉石矿脉的变化走势。现代人苦苦寻觅的,古代人已经记录在案。
“南阳有玉山,山山出碧玉。”
“圣水又东径玉石山,谓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
“治西城,山多玉石。西去皮山三百八十里,东去阳关五千余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