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後记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静下来,环顾四周,可有察觉身边充满理X的秩序?方直的建筑物、顺滑的行人路、平行的火车轨道、红绿灯规律地轮替等等,那麽平滑无暇,永远准绳不变。成长於这个安全、平稳、自在和有秩序的环境,就好似睡在母亲温柔的拥抱,所有事情万变不离其中,多麽的理所当然。

  在理X的环境长大,我们养成了公式和机械X的自然反应,大家惯於呼x1安逸的空气,连自我也变规律了,遵循守则和跟着别人的方法处事就不会出错,或者说,就算错了也不会受到责难,只要一句「守则是这样写的」或者「人人都是这样做的」,自能将所有错误推得一乾二净。因此,个TX格被消溶和被均化到和大部份人一样,这大部份人并非是某社会团T或特定群组,也不知从何而来,总之就是无形的大伙儿,海德格以「人人」*来形容这班没个X的群众,是整部《存有与时间》我最佩服的洞见。我们常说「人人都这样做」、「个个都这样说」,将该自决的事情都推给「人人」,个T靠拢「人人」而失去自我,沈沦於世上各物却不曾久留,不断发掘好奇新鲜事却从不深究,海氏称之为「非本真存在」*。

  海氏令人惊叹的是,他没有为此作出任何价值判断,「非本真存在」没有所谓对或错,因为人类没有所谓本质,一出生就必需依从「人人」的社会成长,是人生必经阶段,并不能避免,也就无分对错。可是,我们安於「人人」怀内是一回事,世界终究有它非理X的本格,而JiNg彩的故事往往发在人觉醒的一刻,当人突然惊觉世界非理X的一面,知觉到自我原来和「人人」不同,离开「人人」独处海氏称为受良知呼唤,他的心情会如何呢?说是受人欺骗也不是,说是自己愚笨亦不是,那种忐忑不安的情绪就只人类独有。

  成长於秩序的环境是必然,除非主动去追寻,我们不会知道自己错失了甚麽,世界那份非理X的美,若非亲手去采摘,亦没有机会欣赏。当然踏出这一步并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在非理X的世界危机四伏,随时撞到焦头烂额。但只要敢跨出一步,大胆放下既有的认知,让五感重新开通,或许能开显一份独特而凄美的超然亦未可知。

  《手神记》的故事发生在香港,近年这细小的地方发生不少事件,有说地方的sE彩已慢慢染红,对於成长於此的我,实觉黯然神伤。是侵蚀又好,是融和又好,问题是大家可有捉紧自己的根,从前凭藉来得到赞誉的,现在为甚麽都急住要丢弃?深切感受到这里人心渐失,大家无宗,g甚麽也像白g一场,难在失却的信心已难修补,於此时此刻身处此地实有太多情绪想抒发,於是第九章不禁加入了一些个人感受,而不同的人群融合也暗暗地变成了这部的其一中个主旨。

  这部采用了写实手法,玄幻的部份是一条不平凡的活手臂,当平凡遇上不平凡,便是故事的破发点,也可说是最震慑的部份,但我却b较着意人类如何看待异类的存在,不同群众或团T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於大众而言,好奇与贪新之後,是逃避与遗忘,无疑历史已经有太多例子说明这一点,但正如黑格尔所言,历史的教训是人从来不曾从历史取得任何教训,我们会一路逃避真相、遗忘自我下去,这可说是人类的本质,奇怪吗?一点也不。

  *中文翻译取自陈荣华教授的《海德格存有与时间阐译》第三版台大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