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麽一想,冯初蓦地发现一个自己一直忽略的重要问题:借住在林家的洪毓书显然不是本地人,那麽……洪毓书到底是哪里人?
冯初折回书桌前,依着方才的印象,打开存放着杂志、报纸与信封、信纸的cH0U屉。入眼的cH0U屉整齐叠放着许多报纸,报纸下方放着几本《台湾法律新报》杂志。
冯初猜想洪毓书与反日文人联系的字条或是信,应该会夹藏在很不起眼,难以联想的地方,所以稍早打开这个cH0U屉後,看见cH0U屉中收藏着许多杂志、报纸和信纸、信封,判定洪毓书应该不会将重要的联络文书放在此处,只随意翻看了下,甚至没有去看报纸上的字,就关上了cH0U屉。如今一一细看,才发现了其中的奇异之处。
洪毓书收藏在cH0U屉里的报纸,大部分都是在台北刊行的《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民报》,以及台湾总督府发行的《台湾时报》。从洪毓书固定的报纸,以及他同时关注不只一家的报纸,可以推知,洪毓书相当关注当时的社会、政治事件,同时也留心民间的舆论。
洪毓书放置在cH0U屉中的《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民报》、《台湾时报》,出刊时间几乎都在昭和十四年,报纸的纸张颇为平整,而且纸张没有变sE的痕迹,看起来像是最近一、两个月出刊的报纸。在这些报纸之中,夹藏着一份属X迥异的《三六九小报》,引起了冯初的注意。
凌子犹为了写作灵异,时常会查找城市与乡野奇谭、轶闻,冯初有时也会帮忙查找些资料。
冯初在帮凌子犹查找日治时期轶事时,曾经查阅过《三六九小报》,对它有些认识。
《三六九小报》因为每月逢三、六、九日出刊,一个月仅出刊九次,故以此命名。小报是由台南南社和春莺Y社所创办的报纸,编辑群主要是府城文人,虽然小报也往南北流通,在嘉义、屏东一带也有许多读者,但是关注的话题以台南为中心。
小报不仅是以汉文为主要的语言,只刊登少量台湾白话写成的文章,小报的读者也以娴熟於使用汉文的传统文人为主,不仅有别於当日位居中心,以台湾白话书写穷苦大众生活为特sE的新文学,《三六九小报》以传承、保存当日不合时宜的旧有文化为特sE,也召集了一群忠实的支持者。因为小报的内容特sE,它与从事中国通俗读物进口的业者兰记图书部兰记书局,有许多往来。当日的中国通俗读物要引进台湾,主要依靠邮汇订购,或是直接前往中国购书带回。注一
冯初将小报从众多报纸中挑出,仔细察看,报纸的右上角印着出刊日期,是昭和十年九月六日。
为什麽洪毓书要专程留着一份四、五年前的报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