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牡丹曲第八章3.是非 (2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青年没有掩饰的算计,利用他人却理直气壮,毫无愧疚的模样,都令冯初觉得愤怒,但是一思及青年的立场,冯初却又无法苛责他。

        林思靖是洪毓书情同手足的至交,即使两人对日本政府的观感、态度不同,在洪毓书的眼里,林思靖依然是他所亲近而信任的人,只是立场不同,为人依旧值得敬重的朋友,但是,在青年的眼里,林思靖恐怕就只是个卖国求荣,品行卑鄙的「汉J」了。

        虽然冯初对林思靖的真正认识,只有短短数个小时,但是,林思靖接受日本警察的请托,在忙碌的工作之外,还四处奔走协助调查,为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因为艺妓、艺妲接二连三身亡,而蒙受损失的人们,也是为了因为这些事件而惶恐不安的人们。林思靖为日本政府办事,也是为了他心中的正义而行动,与青年的抗日行动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冯初回想着过去读到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相关着作,叙述者多对这些与日本政府关系亲近的士绅、富豪,流露着毫不掩饰的鄙视。在以中国为本位的思维引导下,冯初也曾经有些鄙夷被冠以「汉J」之名的总督府「御用绅士」。

        但是,如今置身於此,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却感到茫然。

        在冯初眼里,青年利用他人却一副正气凛然姿态的卑劣;在青年的眼里,却是为了国家大义的慷慨义举。若不是没有自己的国家,不愿意永远沦为二等公民,眼前的青年也不会算计洪毓书,藉以利用林思靖了。

        冯初可以理解青年对於殖民母国的愤懑,那是他熟悉的情感。他不知道他和眼前的青年若是身份对调,他是不是也会像青年一样,将利用林思靖这样的「汉J」视为理所当然?

        生在此世,有多少人真的能完全依照自己的心愿而活?又有多少人将中国视为自己的旧时祖国?

        他曾经视为理所当然的国家认同,以及行为的是非判断,在这个时空,却显得虚无缥缈……

        这麽一想,冯初对青年的愤怒,一下子散了,只剩下积压在心头的郁闷。

        冯初突然觉得疲惫。却又同时觉得庆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