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回州是一座宜居的北方小城,四季分明,生活节奏平静舒缓。宋孟柏的父母从小对小宋并没报过过多期望,不求他能有多出人头地的大事业,只盼儿子平安长大就好。
但宋孟柏打小就生得聪明机灵,学习成绩称得上优秀,此外,在运动方面也逐渐展现出一些天赋——跑步跳远投掷铅球的成绩都很好,个子抽条得很快,长得高高瘦瘦。
他第一次接触篮球不算早,是在三年级的篮球课上。范成华是新调进回州一小的体育老师,据说还是位国家一级运动员,也是因为他的到来,学校在平日的体育课外还新开设了一周一次的篮球课。范成华看起来严肃又寡言,每次课前同学们列队站好,就见他抱着篮球走来,一双眼刀子般从后至前,将所有人都扫射一遍,而后点点头,吹响哨声,代表课程正式开始。也是因为这样的表象,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挺怕他,练习的时候能躲他多远就多远。宋孟柏也怕他,可一摸上球他就发现自己很感兴趣,于是总是凑到队伍的最前面去看演示,学得万分认真。他喜欢篮球,更喜欢范老师做演示动作时的飘逸潇洒,那模样活脱脱地就是一位大侠。
而范成华不仅是一位业务能力极强的老师,同时更是个热爱篮球富有责任心的前辈,没几场篮球课下来,他就眼尖地发现了宋孟柏身上的天赋——带球灵活,脚底节奏稳重,身材也很有发展前途,又肯动脑子。于是,篮球课上,范成华便不禁多放了些心思在宋孟柏身上,跟小孩多聊了几句,发现他似乎比自己预想中还要喜欢这项运动,便邀他放学迟走一些,留在学校操场跟自己一起打球,宋孟柏听后高兴地跳了起来,抱着篮球头点得像个拨浪鼓。
在范老师的帮助下,宋孟柏的篮球技能进步得很快,在回州一小的篮球场里渐渐难觅对手,范成华便联系了朋友,告诉宋孟柏可以在下课后或者周末时去回州体校的篮球馆打球。宋孟柏自然是很开心,可第一次跟在范老师身后去了体校,他就像纯纯的新手村选手误入了顶级场,简直被虐到灰头土脸,输得一塌糊涂。后来在范成华的鼓励下又多去打了几场,渐渐才捡起了玻璃心,升起了求胜欲,再加上范老师半个多月的无偿一对一加训,终于也打得有模有样了。
由此,宋孟柏便迈入另一阶段,开窍后的他一天天进步很快,等读到六年级时,跟体校那些专业练篮球的孩子可以说持有差不多水平了。按理从前家里预计的路看,小学读完后,宋孟柏就该正常升入普通中学,继续好好念书,参加中考,高考,考入大学……可范成华的话让宋孟柏动摇了——在某一天的放学后,他和小宋一起去了他家,告诉宋家父母,如果愿意的话,他可以推荐他们的儿子去北州最好的体校,边练习篮球边读书。
“我真的很看好小柏,他的天赋绝对是拔尖中的拔尖,他是可以打职业的,可以靠这个赚钱,养活自己,而且,更别说他是真的喜欢篮球。”范成华很认真地陈述着,他不舍得就这样浪费了宋孟柏的天赋。可宋父宋母自然犹豫不决,他们家往上数几辈都没有人搞过体育,不知道宋孟柏是否真的能从事这一行。更别说训练辛苦又经常会受伤,摔断胳膊腿的,作为父母也难免心疼。作为普通家庭,他们的爱虽然没有热烈地向外表达过,但在心中,只要孩子能安稳走完这一生就够了。
宋孟柏发觉范老师真是神通广大,认识的人又多又广,虽然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体育老师而已。那天之后,范成华又找宋孟柏认真聊了一次,小宋才知道他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厉害——范老师当年可是差点就能入选国家篮球队的水平,谁想一次看似普通的心肌炎过后,他有大半年低烧不断,得了四处求医问药都治不好的怪病,由此身心全被摧毁。灰心丧气的他由此彻底退役,告别了让他既欢喜又难过的职业篮球,回到家乡小学,做了名最普通的体育老师。
“我不是想让你去延续我什么未完成的梦想,因为这对谁来说都不公平,自己的梦想,永远只属于自己。我只是单纯觉得,如果你不再打球了,那真的很可惜。人这一辈子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很不容易,要珍惜。”那天傍晚,他们坐在南湖边上,边吹着晚风边聊天,宋孟柏手上还端着范老师请他喝的冰镇汽水。
小宋孟柏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听懂了,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可惜,在他这个年龄,很多事又不由自己决定,他需要听从父母的。
再后来,父母没有问他初中到底要去哪里读,而是同意了他跟随范成华去北州的短暂旅程——在北州,宋孟柏见到了范老师的师弟徐勤,彼时在北州市体校当老师。徐勤看在师哥的面子上,同意宋孟柏随球队一起训练的安排。一周后,徐勤告诉范成华,他必须要留下这个孩子。
可最终,宋孟柏还是回到了回州,在回州一中的初中部读书。那段日子里,宋孟柏的记忆十分模糊,他每一天都过得开心,每一天里他都在思考,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着,郁郁寡欢。
可后来,他的求学之路又发生了转变。许是念念不忘,终有回响,父母终于又同意他去北州的体校念书,但也就试这几年,交换条件是——平时训练也要兼顾文化课,如果到时候打不出来,还是要回去上普通高中,正常高考。
宋孟柏都答应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