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末世狭路相逢(一)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在天道的灭杀下,唐歌用自己的身体替人挡下这些劫难,不但为将来留下了可用人才,还让这些人誓死追随,唐歌在某个程度上成功扭转了天命。

        可是生死劫经历得多了,强悍如唐歌,身体也不可避免地损坏了。

        十年间,唐歌受伤的消息屡次传回朝中。这让一些怀有异样心思的人抓住不放,向小皇帝进言,更换三军主帅。理由是,三军不需要一个病秧子主帅。唐歌戎马一生,也是时候回来荣养天年了。

        十七岁的帝王,已经有十年不曾见过唐歌这个亲自将他送上帝位的将军。可是陪伴他长大的人有一颗崇拜唐歌的心,却从不向他讲述着唐歌的功绩。这些人教导皇帝如何平衡权利,如何御下,也教导他,身为一个帝王,不应该被疑心病缠身。一个伟大的君主,应该有一个广阔的心胸,包容他的每一个臣子,信任他当信任的人。

        小皇帝感念唐歌,但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握在手中,就决定了帝王的心思最易变。唐歌明白这个道理,除了在效忠之初将她最大的把柄交到了小皇帝的手中,还在出征后,将军中事宜事无巨细地呈送小皇帝。她深知,距离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纵然相知相如如夫妻,因为常年不见面,感情也会渐渐变淡,何况君臣。

        是以,唐歌对小皇帝的态度就是不隐瞒,好与坏,你自来判断。

        唐歌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小皇帝或许无法更改,但是她在做什么,朝中最清楚的人唯有小皇帝一人。唐歌不惧怕将自己的短处交到小皇帝手中。这份信任,是唐歌用心维持的,不是别有用心的朝臣三言两语就能挑拨的。

        渐渐地,朝臣发现了,小皇帝对于唐歌的信任无人能撼动。便是有消息传来,唐歌率军深入敌军阵营,数日没有踪迹。甚至有传言说,唐歌已经投敌,朝臣联名上书,请求皇帝再派将领前往边关镇守时,也被小皇帝一一驳回。

        "唐将军护我山河三十载,是两朝功臣,是百姓心中的战神。倘若唐将军投敌,朕不知朝中武将还有谁人可信。"

        并非武将中没有皇帝依仗之人,这么说只是表达了他对唐歌的信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