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说到后面,唐歌看白若娟的眼神带上了三分审视。唐歌就差将白若娟想嫁给她师父的心思直白说出来。不直接点明,但是别人要怎么想,不在唐歌可控范围之内。她传递出来的信息是,白若娟想做唐歌的师娘,但是她不喜欢白若娟,不愿意有这样一个师娘。
听了唐歌的话,白若娟一口银牙差点咬碎了。
唐歌这么说,岂不在说她刚才为了倒追费长青,故意讨好唐歌,唐歌还不领情?真是将脸送上门,叫人当众扇了一耳刮子。白若娟面上不显,心里却气得牙痒痒的。要不是碍着众人在场,她
绝对要叫唐歌知道,话不能乱说。尤其在没有自保能力的情况下。
“我与唐姑娘师父同辈,唐姑娘在我眼里可不是孩子一样。”白若娟脸上带着笑容,细看她的表情,就能发现笑里多少有些勉强。
“白姑娘这么大了呀,怎么还不嫁人呢?我师父说,这次带我来中州城,主要是让我不要将眼睛总盯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师父说了,外面很大,有很多新奇事,还有很多好看的儿郎,我要遇上喜欢的男子,就娶回家。”
唐歌知道见好就收,见白若娟变了脸,赶紧转移话题。得理不饶人容易给人不良印象。白若娟想学费长青要将她当孩子,她就讽刺白若娟一把年纪还嫁不出去,不怕气不死她。讽刺完白若娟,唐歌没忘记说两句好听的安抚费长青,做一个某方面听师傅话的孩子。
江湖儿女,都是快意恩仇之辈,唐歌这种说话不会转弯的人,初见时可能不会给人好印象,但绝对会比说话扭扭捏捏,善于谋算背后使阴招的人容易获取人们的好感。
不说别人,只看费长青,唐歌就知道,她后面的话说对了。尤其是,她那番要将看对眼的儿郎娶回去的豪言壮语,很让费长青宽慰。
因为有后面的话垫底,唐歌成功扭转了一开始给人留下的不懂礼数,桀骜不驯的印象。众人心道,费长青这个小徒弟,脾性直归直,倒也不失天真浪漫。另一个当事人白若娟,被唐歌再三点破她想追费长青的心思,加以讽刺后脸色并不好。一些初见白若娟起了点点心思的人,经此事后将心思就此搁下。白若娟虽美,还有比她更美的女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