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三日月宗近说得轻松,但是任凭谁都知道,想要在一个已经完整、且未知区域仍然占据了大半部分的制度里钻空子,根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与狐之助打交道的次数越多,他们这里的异常审神者及所在时代被发现的可能性就越高,与狐之助的两次见面已经是能够保障利益最大化与最安全下的极限。
若是还能像未曾接触过这时代的武将、这时代的战火一样,不问缘由地就去信任时之政府就好了——可是现在他们越深入了解,明白时之政府并非利益纠葛妥协下的产物、而是真正顺应时局与危机出现的角色,就越能清晰地意识到三郎与时之政府间的冲突。这个冲突或许致命,或许不致命,但总归不是他们敢于在现在就孤注一掷来场豪赌的类型。
并且,直至现在,明智光秀仍然没有反叛三郎——不,甚至是仍然没有大规模调动军队的举动。而撇去明智光秀,再看其他的武将,即使是最有嫌疑对三郎生出反骨的羽柴秀吉,也尚欠缺了些许将织田家前家督杀害的动机与势力。
而此时已经到了六月。
明智光秀先前和三郎商定的兵法已经开始在明智军中试行,虽然还没有正式出战,但被条框严格限制了行军时的配置与数量足轻们面貌反而变得精神起来。意图以这批足轻为范本拿出更出彩的战果、进而以阳谋逼迫其他将领采取相同的行军方针,明智光秀拿出了比以往还要更加谨慎的态度,难得的推拒了三郎进攻因幡国的命令——顺理成章地,这个命令改落在了羽柴秀吉的头上。
附带一提,丹羽长秀帮忙争取的。
从行军的方向或是从之前的军事布局上,羽柴秀吉都是更合适用来进攻因幡国的人选。不知道明智光秀目前推行新的兵法的真正理由,丹羽长秀一开始对于三郎将重任交到明智光秀手上也只是稍有些不满——毕竟明智光秀所在的地方与因幡国的距离也不算远,并非完成不了攻打的任务,而且三郎对明智光秀一向偏爱。但在明智光秀拒绝此任务后,丹羽长秀反而真正的被引起了怒意,对明智光秀本人也越发警惕起来。
……嗯,从丹羽长秀的角度是这样的。
明智光秀拒绝进攻因幡国并不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合适、想要推选更加适应这次战争的人选,而是纯粹的想要作为策应的部队。这说得好听是明智光秀为了以防万一准备作为后备、随时可以前往前线各地救援,实际上却是明智光秀为了腾出时间来练兵而拒绝了三郎的命令。
即使三郎的命令有偏颇之处,但综合大局来看,他选择明智光秀并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也就是说,明智光秀是完全出于自己的私欲,而拒绝接受三郎的命令!!
简直狂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