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想去看看 (3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再说了,等到天变冷了,总不可能还一直打赤脚吧,不怕划伤,也还怕冻呢。

        现在小红不是小孩儿了,再穿早前她编的那竹蔑片的鞋,估计走不了多远就烂掉了。

        现在布多了,她就想做手工布鞋,她想着自己迟早得学会做鞋,否则她带来的鞋穿烂了,难不成也和小红一样直接打赤脚啊。小红脚板硬不怕划伤,她却怕啊。

        别看她现在,经常打赤脚干活,但毕竟就在家附近打转,这里都是自己认真修整过,在面上平坦,也没什么可以弄伤脚的东西。

        手工布鞋,最麻烦的是纳鞋底,这个活她可没干过,也只见过奶奶纳过。她这年代的农村人,都很少有年轻人会做手工千层布鞋了,就是她妈妈也不过是会而已,根本就不会做。而且就算是年纪大的,以前做惯了布鞋的人,也不再自己整布的鞋底了。

        大家都是直接去买鞋底的,只需要做鞋面子就行了。

        市场上卖的鞋底各种各样,有橡胶的,有泡沫的,比纯布做的鞋底好用多了,不怕打湿脚,也比布底子经穿,也省时间。至于鞋面子,有人做老式的布鞋面,比如灯芯绒棉布的,也有人用毛线来织鞋面子。

        特别是毛线织的鞋,在乡镇真的很常见,几乎所有人都穿。可以在家里当拖鞋,当保暖鞋穿,也可以穿到地里去干活,甚至家常就这么穿着。特别是冬天,在家里时,大家伙都穿厚厚的毛线靴子,毛线棉鞋,很暖和的,又极为轻便,比皮靴都舒服。她以前都有一双。

        想到这些,简初晴心里就有了鞋底子的初步计划,还依旧用竹蔑片编织出来,再在外面包向鞋布料,也就是把竹蔑片的鞋底子夹在布层的中间,这样,鞋底子也会更加厚实一点,而且更舒服耐穿一些。要是竹蔑片直接在最外层,在石子路上多踩几下,恐怕就烂掉了。但多了几层布就没那么容易烂掉了。

        以前手工纳的布鞋底,都是厚厚的几层布组成的,大多数还会在中间夹上蒲苇织的一层硬壳子,增加厚度,同时也更加好给布鞋底定型。这样组成的鞋底子,再经过千针万线,就能纳出一块厚实坚硬的鞋底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