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7节 (7 / 9)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苏轼叹了口气:“陶颜之交令人神往,世人但知渊明恬淡,可知其中壮心?士人皆道延之仕宋,可曾解出这诔文里的深意?”

        颜延之,想必也未能完全忘怀晋室。

        刘彻也读出了诔文中的哀婉与崇敬,他敛了,面容低声道:“陶渊明确为忠直之士,可惜不在我朝。”

        他发现自从水镜出现之后自己就有一个毛病,很眼红其他朝代的人才。开头那个神农似的袁老就不说了,后面的什么曹操刘备、周瑜陆逊、桓温刘裕之类好像都挺能打的,还有这陶渊明颜延之,想来当官也是不错,要是这些人都能在他的汉武朝就好了。

        汉武陛下大度地表示可以对曹操等人不计前嫌,反正,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自己面前谋反。

        【诗人的创作是丰富多样的,陶渊明笔下有恬淡的田园风光,亦不乏金刚怒目之作。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写荆轲,“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他虽然从政治漩涡中退出来了,但那种对时事的愤懑还是会偶尔从诗中流露出来,这也可以证明,他并非消极地忘怀尘世,实乃是以远离作抗争。

        或许是读出了这一点,后来的辛弃疾才会这样感叹: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他自信可以做陶渊明的知音。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同为南渡政权下的文士,同样对污浊世事气愤不已,他们或许会有许多共同语言。】

        咸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