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44节 (4 / 10)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白闻言哈哈大笑,一边举酒而饮一边道:“不及他史笔精警!”

        他们都看得出来,除了这篇赋文写得好,在以诗论史上,杜牧亦可称独步。

        北宋。

        苏轼有些惋惜地说道:“杜樊川之才有目共睹,为官任上亦是可圈可点,只可惜深陷党争,又生性张扬潇洒,半生落拓江湖,有志难伸,不亦悲夫?”

        他说罢,轻轻叹了口气。一旁的苏辙看了自家兄长一眼,张张嘴欲言又止。

        算了,当局者迷的定律,聪明如兄长也是逃不过的,自己还是不要多这个嘴了。

        晚唐。

        听得夸赞的杜牧负手,心中也生出几分感慨:“我幼承庭训,祖父爱重,授以书史。杜家先祖俱受皇恩,又岂能不思报国?微末之身、寥寥诗赋,青史传记,于某一身,已是足够。”

        说到最后语气不禁喟然,名留青史固然让他开心,可……他想到自己眼下的处境,当世不彰、志向不伸,千秋万岁名又何尝不是寂寞身后事?

        杜牧的唇角勾起几分自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