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三章 青影厂 (1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星期四上午,张然来到青年电影制片厂,找到了厂长邱元旭。

        青年电影制片厂是北平电影学院的附属影片生产机构,前身是北平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各系的教学计划,是全院教师进行创作实践的场所,并完成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影片作业和生产实习。

        1979年,实验电影制片厂组织了彩色故事片《樱》的拍摄,并改名为北平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80年代,青影厂相继拍摄了故事片《陈奂生上城》、《湘女萧萧》、《本命年》等知名影片,在国内影响很大。

        1993年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影公司不再统购包销国产故事片,各制片厂自负盈亏。国内各个电影厂开始改制,青影厂也是如此。此后几年,除了《红樱桃》受到关注外,青影厂迅速淡出人们视野,电影逐年减产,去年更是一部电影都没有出产。

        青影厂有每年制作五六部影片的生产规模,拥有两座摄影棚、全套摄影照明、制景器材、以及几十名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但现在没有电影可拍,基本上都闲置了。

        邱元旭四十多岁,国字脸,个子高大,有点不修边幅,衣服和裤子粘着灰尘,神情中带着浓浓的倦意,看上去不像电影厂的厂长,倒像是车间里的工人。

        邱元旭对张然比较热情,倒了一杯茶,放到他面前:“小张,怎么有空到我们青影厂来?来,喝茶。”

        “谢谢邱厂长。”张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以前看过不少青影厂的电影,一直想过来看看,今天正好没课就过来了。”

        两人东拉西扯的聊了一阵,算是互相认识了,话题也进入正题。

        “邱厂长,这是我写的剧本《时间囚徒》,麻烦你看看。”将剧本递过去,张然端起茶杯,一边喝着茶,一边小心地观察着邱元旭。黄振宇说过邱元旭跟他是朋友,张然不知道邱元旭会不会卡自己的项目。

        邱元旭没有拒绝,接过剧本细细地看着。他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不过他看得很仔细,不时还翻到前面,对照一下前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