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主观镜头就是以电影中角色为视点的镜头,比如恐怖片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个人在森林里走,感觉到好像有人跟着自己,这时给人物一个惊恐的特写镜头,然后去拍树林,看到树丛动了一下。这两个镜头,人脸的特写镜头是客观镜头,而拍树林的镜头就是主观镜头,是从人物的视角在看。
《集结号》的那两个镜头也是这样,不过通过后面的情节,观众会发现,实际上是冲出掩体的不是敌人,而是廖凡身后的王保强,这个镜头误导了观众。
当然剪辑师为了使得画面更为流畅或者更富感染力,有时候会故意放过一些看似明显的错误。不过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对剪辑点和人物动作的精准把控,骗过观众,让观众察觉不到。
《集结号》的这个镜头太过明显,会让观众产生误判,张然觉得这是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他找到冯晓钢说,你这个镜头不对,给廖凡特写的同时应该让他回头看一眼,这样王保强从掩体冲出来,逻辑才是对的。
冯晓钢当时笑着点头,年轻人不错,很有想法。张然挺高兴,被冯大导演表扬了,觉得自己可能会被重用。
没想到第二天,制片主任就来找张然,让他离开剧组,理由是不懂规矩,自以为是。至于张然说的那个镜头,冯晓钢并没有改,原封不动的放到了《集结号》中。
其实很多刚毕业的年轻导演都有类似经历,李安毕业后在剧组当副导演,在片场他经常找到导演说,这个情节不应该这样处理,下个镜头应该怎样等等。这让导演很不爽,很快把他被降格成看器材的。
影视圈很小,张然又是新人,被大导演扣上不懂规矩、自以为是帽子在这个圈子就混不下去了,最终做起了盗版视频网站。不过张然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电影之梦,一直在磨练自己的技术。
剪辑是导演的基本功,不懂剪辑导演就没办法设计镜头。这些年,张然在剪辑上下极大的功夫,他对自己的剪辑技术非常有自信。
白云飞见两个学校的学生对张然的反应都特别强烈,觉得奇怪,问道:“张然很有名吗?我看很多人都认识他的样子!”
“当然,他是我们学校的英雄,南加大的公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