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各个地方的叫卖调都有本地的特点,比如魔都的叫卖调,多是沪语,高亢的吆喝,婉转的叫卖调,悠扬悦耳,好懂耐听。老北平叫卖调则突出了京味的特点,儿化音的大量运用,一气呵成吆喝出来的叫卖声,字、词、语句间透露出的鲜活,以及幽默、诙谐、好懂耐听的特性。
冰糖葫芦的叫卖调是其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卖货的人穿街过巷需要拉长音,能够锻炼人的气息,锻炼声音的穿透力,能够锻炼咬字吐音。
刘一菲声音没有力度,没有共鸣腔,缺乏爆发力,台词一直为人诟病,练叫卖调正好能弥补她台词的弱点。
让刘一菲卖冰糖葫芦是上佳选择!
张然从包里取了十块钱递给老人:“大爷,来串冰糖葫芦!”
老人取了一串递给张然,又把零钱找给了他。
张然拿着冰糖葫芦一口咬下一颗,口感很脆而且不粘牙,酸酸的、甜甜的,一直沁入心底,由衷赞道:“老爷子,你做这冰糖葫芦的手艺好,入口酥脆,而且不黏牙,又酸又甜,味道真好!”
老人听张然这么说,显得非常高兴,连连点头:“这是糖熬得好,熬糖关键是熬糖的火候。欠火,糖出沫子,蘸出的葫芦成糊状,外表不透亮;过火,糖色重,入口稍带苦味,不受吃。熬糖要用铜锅,紫铜锅最好,以保证糖的颜色清亮不浑。”
张然饶有兴致地道:“没想到这熬糖还有这么多讲究!”
老人见张然感兴趣,就讲了起来:“不要看这冰糖葫芦是个小物件,做冰糖葫芦也讲究技巧,行家里手做出的冰糖葫芦干净漂亮,晶莹剔透,入口酥脆,不粘牙,掉在地上也不粘沙。熬糖、滚糖都是手艺活儿。手艺高超的师傅一斤糖能蘸出三十多串儿糖葫芦儿来。蘸好糖的葫芦儿拿出来,在板子上用力摔一下,啪的一声,放那晾着。凉了以后,冰糖葫芦儿的一边儿会有一个晶亮透明的大糖片儿,非常漂亮。”
张然本以为做冰糖葫芦简单,没想到这其中有这么多门道,笑着道:“你老人家果然是行家,做冰糖葫芦有些年头了吧?”
“今年已经六十了,卖冰糖葫芦有三十多年了!”终日劳作让岁月在老人的脸上刻下无数的痕迹,不过他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