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03章 应天府奇观、繁荣的应天港 (3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朱克臧龙心甚慰,没白打应天府,唯一遗憾就是应天府的紫禁城太破旧了,虽然系统提示是否开启评级,但被朱克臧拒绝了。

        因为此时开启评级,必然评分很低,不如再修缮修缮。

        ......

        应天府石头津。

        石头津是大明应天府沿江通海的大型国际皇家港口,水域面积约二百亩左右,加上簸箕口外沿江两边逶迤,足够停泊“万艘”之多,史书中也有这里因刮大风而“败舟万计”的记载。

        这样一个大型港口,将应天城与外界连接起来,华夏文化从这里走出去,漂洋过海,传播至倭国、高丽半岛、交趾等汉文化圈,甚至传播至更遥远的罗马。

        同时,世界各地文明也远渡重洋,跟随着来访的外国人的脚步纷至沓来。

        当时,中华门外的来宾街市、江东门外的江东市、下关的龙江市都有大型贸易市场,也都是大宗货物的集散地。

        徽商、晋商、陕商、燕商齐聚此间,其中又以徽商居多,他们开设的商行,不光有盐粮,还有木、布、绸缎。

        这些徽商多聚居于上新河,有杨姓徽商“起家万金”,筑亭江边,“远观于江,犹观于海也。天朗则水天一色,风则波滔汹涌,鸥鹭翔集,豚鱼浮没,帆樯往来,山川隐映,俨然一奇画图也。”

        可惜,鞑清入关后,应天府遭到战乱的破坏,工商业更是衰颓,港口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的阶段。

        好在,大明如闪电般归来,这座千年古港,又迸发出新的活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