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很快,高丽来使的事件就开始发酵了。
议政院包括民间对于法还是持支持的态度。
华夏传统文化里讲究仁义,高丽背叛宗主,甚至在宗主背后捅刀这种事,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
更何况,按照朱克臧的说法,大明万历年间为了拯救高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还给了鞑子可乘之机。
结果高丽嘴上说着感恩戴德,可是一点为了大明奋战的决心都没有。
这种举动,在朱克臧讲出来之前,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毕竟这是一个资讯不畅通的年代,高丽跟着鞑清出兵这种事很少人知道。
但是《皇明日报》一披露出来此事,立即就在民间引起了激愤。
现在大明百姓知道大明强大,难逢敌手,海舟通达万里无碍。
高丽过去居然这么不讲义气,大明就应该还以颜色。
皇明日报头版头条写了天子斥责高丽来使金寿恒的报道之后,第二天便有真儒弟子在承天府的迎宾馆外聚众抗议,请求天子出兵讨伐高丽不臣。
这种活动大概是从商周时期华夏人就会做的,见到这种场景,承天府的锦衣卫也是闻色而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