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那为什么是控制在三十三两白银,而不是三十一两三十二两或者三十五两呢?
因为收入在三十三两白银的话,农民刚好会负债三两,而一般的大清农民能借到和努力多挣的钱也就三两,刚好能保持一种生存状态。
其实这就能部分回答那个着名的历史疑惑李约瑟之问,华夏有着辉煌的科技文化,为什么在大清就落后了?
原因就在清廷三十三两白银的做法上,他让所有人都为了吃那一口饭奔波,没有人可以停下来,没有人可以思考新科技,同时人们也不会对别人产生同情。
在所谓乾隆盛世的时候,英国曾派出马加尔尼使团来华访问。
有一名跟团使者名叫约翰巴罗,他把他在大清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书,名叫《我看乾隆盛世》。
其中他记载了很多所谓盛世的真实情形,比如使团的船经过运河时,一伙看热闹的人压翻了河中的一艘小船,许多人掉进河里。
巴罗说:虽然这一带有不少船只在行驶,却没有一艘船前去救援在河里挣扎的人,我们劝说我们船上的人开过去救他们,却被船夫义正言辞的拒绝。
他的理由是当时的船速一小时七英里。
这个理由虽然对外国人来说难以理解,但让我们带入船夫的视角,它限于三十三两白银的穷困状态,一旦手停,那么口就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