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65章 北方士子的向往、33两白银理论(二合一大章) (8 / 10)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但是总兵丝毫不为所动,强令他们立刻动身。

        这让英国使团的人大为震惊,同时也打消了他们对大清的敬畏之心,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种子。

        其实按理说,农民有钱了,大清就可以征更多的税了,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制定三十三两白银的驭民之法呢?

        这其实一切都来源于商鞅的改革,他是始作俑者,大清不过是集大成者罢了。

        商鞅的逻辑是百姓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便会不由自主的琢磨别的事情,这样就容易出乱子。

        并且实事求是的讲,大清确实算一种异族统治,他们心里也虚,所以大清皇帝们就决定贫民、弱民。

        比如末代皇帝溥仪,在他写的《我的前半生》里,就提到了小皇帝的功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怎么驭民,而贫民弱民这种思路体现在实操上就是三十三两白银。

        他们让百姓生活始终少三两银子,三两银子在当时可以买100斤粮食,因为少了这100斤粮食,百姓锅里的饭始终不够吃,他们每天只有疲于奔命,在贫穷、麻木、短视和担惊受怕中度过余生!

        对此,张英的感受几句特别深刻,他回老家桐城多年,自然知道原本桐城所在的安庆府与长江邻居的池州府的情况差不多。

        也就是去年今年这两年时间,一下子,安庆府就比对面的池州府差上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