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番薯这玩意原产地是美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带货,全球或多或少都有番薯的身影。
多年在吕宋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和他的儿子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作物,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而且不挑土地。
于是他俩决心把甘薯引进大明,以缓解家乡山多田少、粮食不足的现状。
然而,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西班牙人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
但是呢,番薯这玩意作为主食味道不如米和麦,初期没得到大明人的重视,老百姓种植的欲望不高。
到清朝时,大清的皇帝们看重红薯的高产量,才得以大规模推广。
根据《清稗类钞·植物类》记载:“康熙时,圣祖命于中州等地,给种教艺,俾佐粒食,自此广布蕃滋,直隶、江苏、山东等省亦皆种之。”
当时南方不少省份,番薯种植已经比较普遍,并成为贫苦人家口粮的重要组成部分。
雍正三年(1725年),福建巡抚黄国财奏折中说:“查泉州府属之惠安、同安、金门沿海处所,去冬番薯歉收,今春又值米贵,近海穷民不无艰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