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6章 李光地慌了(求订阅!) (4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康熙左思右想,难办!

        难道只能议和?

        其实历史上吧,郑经和大清来来回回也议和了很多次。

        康熙十六年,大清的康亲王杰书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离福建沿海岛屿,退守夷州岛,就答应台湾变为藩属,与明郑“通商贸易,永无嫌猜”。

        对此,郑经不予理睬。

        反而在康熙十七年二月十八,派遣刘国轩先攻下虎渡桥,切断漳州、泉州的联系,经过约3个月的包围,于六月初十攻陷海澄。

        康熙十七年,大清将领赖塔给郑经写信称,如果郑军肯退守夷州岛,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据夷州岛,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不称臣,不纳贡亦可也,以夷州岛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倭国。

        如此丰厚的条件,郑经仍坚持不议和。

        结果连年征战,实力耗尽,最后的被万正色击退,放弃沿海各据点。

        一直到康熙十九年八月,清贝子赖塔复致书郑经,准照朝鲜事例,“不剃发,不登岸,称臣入贡,俾沿海生灵永息涂炭”。

        这回明郑早已弹尽粮绝,郑经终于同意了,只是请求保留海澄一地为互市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