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3章 大明皇家空军登场(求订阅!)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至此,热气球燃料装置才算搞定!

        这样的热气球虽然能带人飞到天上去,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首先,因为燃料能量密度不足,吊篮能携带的东西十分有限,24磅火炮之类的攻城利器就别想了,迫击炮也不可能。

        一次性能带上天的人,撑死了也就三到四个人而已,武器只能携带一些手雷和炸药包。

        大明研发出来的初代热气球全靠风向,在战场上,风往哪里吹,热气球就朝哪里飘,人力很难进行控制。

        为了控制热气球自由前行,制造总局和兵部在吕宋岛反复试验,反复用活鸡活羊乃至缅甸人作为实验品,送他们上天,终于得到准确数据。

        据实验统计,二年型热气球每飞行五次,就有一次失去控制、坠落或被风飘走失踪。

        这种不稳定的气球,朱克臧那舍得送自己的空军上天!

        于是,热气球在不断地改进,苏老成在朱克臧的启发下,发现不同高度的气流方向不同!

        他们很快获得了新的思路:通过控制热气球上升下降到达不同高度,利用这个高度的气流方向来控制热气球前进方向,每次换方向一般都将伴随快速上升和下降。

        吊篮中装备有必要的武器和食物,为防止在空中发生故障,热气球还采用双套动力系统,制造总局吕宋运来了大量天然橡胶,又制造出符合条件的弹黄,终于做成了压力阀,气压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