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周围还有不少围观的广州百姓。
朱克臧命人篆刻了一方石碑,准备立在此处。
黄花岗上,大明近卫军将士,以及来自广州城的居民们,此时无不肃穆。
因为朱克臧今天要在这里立的这块碑,是为了纪念永历四年发生在广州的一场大灾难,鞑清在广州府的大屠杀,也称庚寅之劫。
“当年,尚可喜和耿继茂在这里围城十个月不能破城,最后是叛徒范承恩作为内应,清军才入城,随后,尚贼和耿贼在广州屠戮百姓,伏尸如山,天地为之变色。”
大明首相陈永华也叹道:“臣今日也闻当时之人所作之文,看每一个字都觉得无比的沉痛,恨不能破纸而入,阻止那暴行。‘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贱,同为一区。’这真的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剧了。”
陈永华念的是文人王鸣雷写了《祭共冢文》,曾亲眼目睹这次屠杀的王鸣雷,描绘当时人头堆积的像山丘和宝塔一样高!
朱克臧的脸上渐冷,缓缓说道:“岳父,最可悲的是举起屠刀的人,还不是真鞑子,而是尚可喜和耿继茂,以及他们麾下实则是汉人的那些二鞑子。死在他们刀下的七十万亡灵,俱是我大明子民,俱是这些汉奸的同胞血肉,他们也能下得去手。”
陈永华也是沉痛地说道:“可惜,这些狗贼都已经死了,我恨不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挫骨扬灰!”
而朱克臧却陷入了回忆之中,他依稀记得,在后世,辽东还有一座名为尚可喜纪念馆的玩意。
这是多么厚的脸皮,才敢设立这样一座纪念馆,如何对得起广州惨死的七十万百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