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不久,潘阿强、汪显武、秦志国等人上书,请求攻打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大明的故都,朱克臧却不着急,因为应天府的城墙太坚固。
应天府的明城墙,作为冷兵器时代最为坚固的城市防御体系,在火炮出现后的较长时间内,由于墙体的高大、厚实,以及诸多因素,尚未能造成直接的威胁。
就连火力凶勐的新大明也得忌惮一二,为什么呢?
应天府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整整花了28年才建成,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组成,京城城墙设有城门13座,大型水关2座,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
朱元章建这座城墙的时候,想的是,要打造全天下最坚固的城墙,过去的城墙大都是泥沙混合的,但是太祖朱元章不要这样,他准备全部用砖头修建,这样算下来,就得需要3.5亿块砖头。
要是有人想从中获利,那么砖头的质量就会差,这样的城墙是起不到作用的,这些砖块,基本上都是从江西、安徽等地运来,都是用优质的黏土以及一些白瓷土,烧制而成的,很是坚固。
但是这样大的工事,不仅动用的人多,要烧制的砖块也很多,为了避免不出现豆腐渣工程,所以朱元章也是几天几夜睡不着,就想着这事怎么解决,后来他就想到,每个砖块是谁烧的,就刻上谁的名字。
于是他就下令,这些砖头上不仅有监制人的名字,还有烧制砖块的匠人,他们的基本信息也都在砖头上,一旦发现质量不过关,就能找到到底是谁的错。
建造城墙的二十八年里,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5省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等近两百多个单位的百万余军民承担和组织人力制坯烧造城砖,将烧造好的城砖统一运往南京用于修筑城墙。
这几省所辖的各府、州、县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取土制坯的繁忙景象,还有遍布各地密集的砖窑冒着滚滚浓烟烧砖的情景。
无数烧砖人衣衫褴褛,汗流浃背,日夜不停地赶烧砖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