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就在这时,现在官职最高的礼部郎中汤右曾却发出了疑问:“诸位,此法虽妙,然则却有逼宫之嫌,若是前明,此法可谓百无禁忌、无往而不利,然而当今虽性情敦厚,然则却也不是软弱之君,诸位就不怕适得其反,酿成大乱吗?”
两人都姓汤,可不是亲戚。
汤右曾是杭州府人士,历史上,他是1688年进士,为人亢直,在谏垣敢直言,经常弹劾其他官员。
历史上,李光地就被他弹劾过。
汤彭年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几分得意之色道:“不错,郎中大人,未虑胜先虑败,不过一切皆在大家的掌握之中,您多虑了。”
从五品又咋滴,现在是他这个六品官的主场!
汤右曾听了他那智珠在握的话语,心中的担忧越来越大,可见到狂热的众人,他没有继续说话。
希望只是他多虑了。
这边江南官员们形成了统一战线,他们沆瀣一气,拿定了主意,出了别院,直奔着国子监方向而去。
......
大量身负功名的士子汇聚于应天国子监,人数可谓众多,随着新大明崛起,国子监人数越来越多,目前超过万人,堪称盛况空前。
因为大量士子汇聚于国子监的缘故,以至于以国子监为中心,方圆数里之内居住了不知多少来自于天下各地的学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