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不像别的士族,一旦生隙,便是生死之关头了。
所以,有时候想得太少,也是傻人有傻福。
司马懿如今已算认命,他在这个局面之下,没有胜算,所以干脆熄了心思。老实点卯上工,比较长命!
陈宫的效率真的太高了,这父女二人这才去相府不久,也就一顿饭的功夫,就有应对发出。
发的不是檄书,以及回应书,在城中,军中展示,还有备份往各处去。
书名为答袁结书。
难得的是吕布是亲写的罪责己之书,用的语词都特谦虚。
写的内容是什么呢,开头便是布出身鄙薄,不知礼义,未受中原之恩洗礼过,年轻时,跟随从主多也,无义之事也行多也,此,天下人皆知,然后说了些深为悔意之语,如今袁绍大责,他十分惭愧,食不下咽,以往跟随董卓时,的确做了不少不义事,这无可辩解,如今,为此小义而耻之,然为大义,愿受辱负重,而担大任,来徐州所为,便以大义约束自身,时时再不敢忘当初之耻也……
典型的先抑后扬笔法。
然后笔锋一转,先扬袁绍当初为盟主,召诸侯诛国贼之义举,然兴师不利,破败而回,董卓虽死,天下却依旧大乱,而袁绍本有四州之强,却依旧以小义沾沾自喜,举大旗,而谴责仁德之辈,天下人周知刘景升是仁德人也,又与袁结亲厚,不料,一旦稍背,便大声斥责怒骂于天下,以致刘景升病而不起,此,为小节,而毁大义,实是奸邪之行,却披着义气的皮子。布尚且知耻而后勇,灭小义而兴大义。而袁本初,本是天下至强至雄者也,竟连仁德之诸侯也不能容,此,岂不是披着强人的皮,行的却是铲除异己,之暴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