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要是集中精力去围攻,真的得被咬下块肉来。
袁尚自以为,将兵马三分,可以顾首顾尾,其实,分兵之计也是要看情况的。在敌军敌情根本不分明的情况之下,分兵之计,根本就是瞎胡来!只有在探明敌情的情况下,有备而战,分兵去战,这才能作到有的放矢。
现在的袁尚真的知道他们具体有多少人马吗?!连追兵有多少都辨明不清,就敢如此用兵。
诸将完全不能理解,他们虽是粗人,确实是不识得几个字,但是在军中,也会普及些文字,方便能看得懂书信和军情,更是军中有不少谋士常常解说经典案例的兵事作战的方法等。他们最基本的常识是知道的。
然而袁尚到这个地步,他们真的有点无语。
吕娴道:“袁营人才虽众,然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却提拔不上来。推举机制整个的出了问题,多用亲信之辈,却忽视真正的可以作战之将,他既使想分兵作战,谋士团未必有这样的能力,甚至都未必能统辖全局,连操控都失调之下,纵然兵多,也显雍肿而疲惫。这样的环境之中,真正有能力的又怎么会尽力,怎么会自荐?!”
诸将一想也是,如果在这种环境之中,谁愿意担责任,不敢自荐,宁愿败,也不愿意揽功立功而犯下错招人忌恨。
这是整个袁营的问题,两派之争,以致抱团严重,真正有才能有志气的要么忍气吞事不揽事不抢功,佛系的混着,要么就已经出走了。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的心生了惰性,没有人可用,甚至都没人提醒袁尚,也是很正常的操作。
因为你提出来了,袁尚未必听得进就算了,若是惹怒了他的威严,他扣一顶影响军心的帽子到他头上,岂不是死的很冤。
造成这样的情况,相信这类之事,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