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度记的流量按理说也很强,到底是流量性质的问题,还是运营团队的毛病?
今年5月,度记内部围绕打车的问题已经进行了一次撕逼,最终是换了一位负责人,但是,6月和7月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按照新负责人的说辞,这是前面遗留的顽疾……
一边是易科系仍旧持续的进攻,一边是核心业务的衰退与内部的种种问题。
一年时间很短又仿佛很长,李彦泓只感觉心好累。
这一次的高层会议,他在召开之时就极其坦诚的表示,想听听大家更加真实的意见,更加真实的业务观察,更加真实的竞争应对。
但是,他也没想到,这一上来就奔着砍掉度记打车业务的方向去了,而这在背后是对自己夫人决策的强烈质疑。
越投越多,还能投吗?
&nbs...>越做越差,还能做吗?
如果就此不做,先前决策所付出的成本是否要担责?
谁来担责?
李彦泓面无表情,就在PC搜索下滑的当下,他愈发觉得要更客观的来看待各种问题。
“度记打车为我们的度记钱包带来了超过1亿的用户,这种增长速度是公司第二快的项目。”马咚敏等了一会没等到别人为“度记打车”辩解,不得不亲自出声,“这些年只有贴吧的增长速度超过度记钱包,这种带动作用如果还要算作失败,我不知道什么是成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