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上节课我们已经说过,法语文学有三美,谁能告诉我是哪三美?好的,玛雅小姐。
一个金红色头发的女孩站了起来,涨红着脸说道:是言辞美,音韵美和结构美,卡特先生。
说得好,一篇成功的法文作品,一定离不开这三种美学因素,文字之美在于意境,音韵之美在于节律,结构之美在于上下相照,现在我们就看一看大仲马是如何运用这三种美的,请把书翻到第十六章——
教室里只有学生沙沙翻页的声音,伴着王尔德抑扬顿挫的诵念声,他很擅长演讲,当然也擅长朗诵。在他那标准的巴黎口音里,带着一股可喜的,引人入胜的热情,让下面的四十多双眼睛随着他转动,就像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由于他不时在三种语言中转换,即使初通法语的人也能跟上节奏,而精通这门语言的学生,则完全沉浸于其视角言论之中。
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匆匆而过,不少人桌上放着水杯,却完全没喝过一口。连陶醉的讲师本人也是这样。他匆匆灌了几口水,就往历史与考古学系的教室赶去,混入了学生之中,成为了他们中的一个。
奥森大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校——事实上,它已开始简直就是个私人学院。从这个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人数山也能看出来。尽管希腊以其历史闻名,它的历史与考古学系却只有十二个学生,这还是算上了王尔德这个自费旁听生后的结果。
这不是因为无人欣赏本地历史,有志于从事高级导□□业的不少雅典青年都对该系很有兴趣。之所以学生加起来也凑不满最后的晚餐,主要是因为这一系的系主任兼考古老师——加仑教授。
&——
注:陶器来自舞乐图瓶画器盖莱卡尼斯,现在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奥森大学:1932年改名为雅典大学
巴特农神庙:又作帕特农神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