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回到雅典 (1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自从登上克里特岛之后,考古队只投入了短短的时间,就接连发现了五处主要遗迹,发掘出大量的宝贵文物,顺势掀开了一个失落文明的面纱。和一座山挖十年的倒霉同行相比,他们付出的时间大都在测量数据,清理文物上面,连最富盛名的考古学家都抱怨过”那支幸运得令人憎恨的梦之队”。

        但是火山遗迹被发现后,这种奇妙的幸运戛然而止。

        明明有大量的文物证明米诺亚祭祀活动的存在,尽管火山灰下埋葬的村庄让整个研究更近了一步,但是两支勘测队伍雇佣了大量人力,几乎踏遍了村庄周围,火山之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没有找到第二处有宗教痕迹的地方。这种挫折,对一般的考古队来说再正常不过。然而习惯了成功的队员们,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学生们,不免感到沮丧。

        他们已经在岛上住了近一年,数倍于刚开始计划的''''''''短期考古实践''''''''时间。岛上一切从简,生活标准仅胜于野人。工作高歌猛进的时候有意念撑着,一口气松下来,这群大孩子就开始想家了。

        想念热气腾腾的烙饼,想念清晨日光下的帕特农神庙,想念这半年里,他们落下的学分。

        由于情况特殊,校方允许他们脱考一次,但是也和加仑教授讲明,待他们回去后会进行一次小教室补考。由校方派人监考,评分标准不变。

        亚历山大开始在晚上疯背法文,在王尔德和爱文斯交谈时闯进帐篷问问题。加仑教授也会在餐后给学生上小课。在补考时间定下来后,整个奥森大学的营地都卷入了学习狂潮之中。这样一来,后续勘测作业的大头就偏向美国队那边了。在经费再次紧张,学校再三催促之下,加仑教授决定月底离岛,留下两个高年级学生在美国考古队中做观察员,其它人员全部回校补课。爱文斯也承诺美国考古队后续若有发现,一定第一时间共享。

        王尔德作为学院的讲师,也是要和学生们一起走的。他并非考古科班出身,许多知识都是一边做一边学,对于寻找祭台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开始写《米诺陶斯》后,他就把重心转移到了写作上。爱文斯每天去各个遗迹,都用照相机或纸笔摘录可能需要的资料带回来,装订成厚厚几册大开本。数据翔实绘画精细,足够他回去翻阅了。

        告别是个很常见的词,但是对于奥森大学考古队的队员们来说,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这么郑重其事地告别过。他们第一次走出校园,就创下了许多人一生都达不到的伟业。不管以后是否入行,这段回忆足够铭记终生。

        “柱子,再见。火山灰,再见。壁画墙,再见。碎陶瓶,再见。”

        “好了,西姆,走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