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杨修一拱手:“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公子与陶先生不同,是要做一番大事业之人,修愿随公子,实现心中大志。”
“好!”曹植脸上尽是少年意气,重重地拍了一把杨修的肩膀,“德祖果然是我的知音!”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陶渊明给出了自己的态度,最初的他,是一只失群的鸟儿,“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他找不到自己的栖身之处,桓玄、刘裕、刘敬宣,抑或后来的彭泽,都不能让他获得心灵的安定。
但还好,人间尚有寄托,“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松树能抗严寒,向来是坚贞的象征,“孤生松”更代表了一种非同一般的胆气。
这只鸟在经历了疲倦的飞翔之后,终于选定了这棵松树,他于空中敛翮落下,将生命交托给它——“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棵松树就是陶渊明的选择,我们可以说它代表躬耕田园的生活,但想来,应该有更深沉的意义。】
【元嘉四年,檀道济来访,劝陶渊明出仕,陶渊明拒绝了他。同年,陶渊明卒于浔阳。他的朋友颜延之获知,为他写作了一篇诔文。】
骤然听到水镜提到自己,颜延之却没有丝毫在意,他一脸紧张的看着陶渊明,眼中满是惊惶不可置信:“兄长,你……”
现在已经是元嘉元年,兄长,只有三年寿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