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我支持监国的旨意,朝廷苛待工匠太久太久,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大清也已废除匠户制度,穷则思变,工匠的地位,是时候改变了。”陈永华说道。
如果是错误的决策,他不会因为郑克臧是他女婿就支持他,虽说他也是文人,但是在这件事上,陈永华是绝对站在郑克臧这边的。
因为他在抗清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的匠人。
这些匠人确实活得很艰难困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着。
不少匠人愿意远渡重洋追随明郑军队,这让陈永华很有感触。
他希望能够替这些匠人们做些什么,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
如果说有大明祖制这座大山压着,陈永华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这是明郑,不完全是大明。
现在明郑是三个人的话语权最大,第一是郑经,第二是郑克臧,第三是陈永华。
朝议上中有两种声音并不打紧。
因为陈永华站在了郑克臧这边,这种君臣一心的局面让那些反对者心里也有些打鼓,有没有必要为了争一时之快而同时冒犯监国和总制使的威信。
仔细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这些人理所当然的打起了退堂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